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研处>公告通知

公告通知

转发09年天津联合学报选题与投稿规范的通知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7日 点击数: 字号:【小】 【大】

科研处关于转发《天津职业院校

联合学报》2009年选题与投稿规范的通知

 

学院各系部及全体教职工:

现将天津职业教育联合学报2009年选题指南和投稿规范转发在校园网上,请各位投稿人认真研究今年选题和文本投稿体式规范。

附件:

12009年度学术论文选题参考

2.投稿(打印)规范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科研处

2009328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9年度学术论文选题参考

 

一、特稿论坛

1.      专家、学者特约稿件,内容另附。

2.      职业院校书记、院(校)长专稿论坛。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论研究及学习心得;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院校规划与展望;学校各项管理、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创办示范校经验;搞好特色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及教材建设;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或结题报告;对相关专业知识研究成果;提升到理论的调研报告及工作经验总结等。

二、职业教育研究

1.      职业教育普通规律研究;职业教育历史与人物研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研究;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国外与港台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等。

2.      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思路与做法;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模式研究;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机制运作;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与功能发挥;构建职业教育联盟的设想与运作;“学分互认”的政策保障;教育资源共享的法律依据与利益共赢的机制保障;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研究;以行业产品类型为特征的课程设置研究;以职业岗位群内涵为要求的课程设计;以典型产品为特征的课程建设研究;课程综合化为特点的教学包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准入制度及“双证”融通的课程建设与价值互认;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参与校内外、国内外技能大赛的经验与做法;“80”后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重建与对策研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素质的培养;特色产业与职业教育的互促共赢;高职教育为行业服务的科学规划及质量保障;多元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教学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的生态工程建设;高职院校的学校管理研究;高职院校的学术生产力研究;校企结合与厂系结合研究;用科研引领高职院校建设研究;高职教育的社会环境研究。

3.      中职教育研究可以参照高职教育的内容,特别注意突出中职教育特色及办学特点研究,可以结合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相关的教与学及管理工作等。

三、终身教育研究

1.      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成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成人高校在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成人高校招生、职业培训及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成人高校办学新理念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深入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方式创新的鲜活经验;成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的探讨等。

2.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实施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社区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社区教育的内涵、功能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学院研究;社区学院搞好素质教育的经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教育体系的建设;社区学院的管理;社区学院对流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农村等特殊群体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3.      成人函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加快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的思考等。

4.      非学历教育的劳动资质培训和资格等级证书培训工作的研究。

四、教学探讨与实践研究

1.      具有特色的教学经验总结;示范校教学模式研究;各院校品牌专业调研报告;特色专业及其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国内外高职教育、中职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及人员培训工作的教学模式介绍和比较研究等。

2.      职成教育和各院校基础课教学方法探讨和经验总结;专业技术科教学改革研究;各级各类教材建设研究;中高职实训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思考;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研究;职成教育学分制研究;各类教育考试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和质量检测研究;专业开发与专业建设;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结构调整与教学计划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管理;课堂教学方法探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能力培养与教法改革等。

3.      各种学习方法研究与介绍;各类教育质量观的思考;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特长生和尖子生的培养;教与学与技能大赛的研究;工学结合新模式研究等。

 

五、示范校建设及精品课研究

1.      对示范校建设的认识、服务与创新研究;工学交替双平行互为支撑的课程体系研究;多学科综合一体化研究;动态多元课程结构研究;评价体系多元化研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      精品课建设基础条件分析;教学内容确立的原则、范围;建设项目的申报与评审研究;建设项目验收研究;精品课程管理研究;精品课教材建设研究;精品课专业目标与课程目标研究;精品课教学组织研究;精品课实践条件与效果研究等。

六、法政与哲学研究

3.      哲学与党建方面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理论研究;邓小平战略思想、教育思想研究;学习党的代表大会文件精神;哲学创新的前瞻性研究;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研究;当代科技进步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推进;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与价值;新世纪伦理学研究;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的思考;哲学创新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以人为本与党的作风建设等。

4.      法学理论研究重点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思想;我国法制建设;新时期现有法律的调整;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研究;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探讨;普及法律教育;国内外法律介绍及比较研究等。

七、学生工作研究

1.学生管理研究;辅导员工作研究;心理咨询研究;职业指导研究;职业心理、职业动机及价值取向研究;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学生教育与管理之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学生工作个案分析;学生个体心理特征的评价体系研究等。

2.当前热点和难点问题,如社会发展、时代特色等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学生的心身影响;价值观、职业倾向性、职业适应性、兴趣爱好、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对学生的心身发展的作用;探索学生工作研究的新思想。

八、语言文学

1. 文学语言主要研究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新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文学样式、艺术流派、文学运动及文学现象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叉与交融;对古代小说、诗歌、先秦和诸子散文、两汉史传、汉乐府、建安文学和三曹诗歌创作,唐诗宋词、传奇、杂剧、章回小说等研究;古今经典小说研究;从“五四”至三十年代文学研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张爱玲、金庸等名家名著研究;外国文学史、外国作家及作品研究等。

2. 文学理论、艺术理论、美学理论、文艺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含广告学)、新闻理论、编辑学等理论研究;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研究;文学史、艺术史、语言史、新闻史、编辑史、文化史等研究;综合艺术和分类艺术研究;民俗和民间文艺研究等。

3.应用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文体学、写作学、演讲学、编辑学等研究;外语(含外语教学教法)研究;外国语言学、翻译、语法等方面研究。

4.相关交叉学科,人文学科以及新概念、新理论、新知识研究。

九、经济与管理工程

1. 主要针对经济学、管理学两个门类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经济学门类中,包括经济学,经济管理类(工业经济,贸易经济,劳动经济,运输经济等),国际经济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工业外贸易等),财政学类(财政学,税务,货币银行学等),金融学类(金融,保险,投资经济等)。

管理学门类中,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预测学,决策学,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等),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政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企业管理,劳动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等),图书档案类(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2. 研究、探讨当今经济发展中与管理实践中的倍受关注的问题;利用数学模型,或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或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探讨经济与管理中实际问题。

十、应用技术研究

1. “应用技术栏目”方向是:两个围绕、两个强调、两个结合。即:围绕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围绕重点专业建设;强调实际应用,强调应用新技术;做到两个结合:结合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结合生产实际项目,形成应用性强的研究成果;新技术介绍、开发及应用。

2. 涉及自然科学及工程类的主要专业群为:数控技术类、自动化类、石油化工类、建筑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制造类、现代物流类、生物工程类、医疗类、文化创意类、财贸金融类、各种管理类等。

3. 行业技术发展动向;职业教育技术发展动向;专业技术发展动向;数控技术(CNC)、模块化生产系统(MPS)、柔性制造系统(PMS)、工艺技术、工艺装备及仪器、纳米技术、实用理化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介绍;科研项目技术应用课题的阶段性报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项目开发应用;校企结合、厂系结合中教科研成果;各专业技术前沿理论探索;教育技术应用设计;虚拟仿真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等。

十一、职教动态与信息

1. 职教动态栏目选题总则是紧抓国内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信息,内容要具有新颖性、时效性、参考和可借鉴性,内容真实,信息量大,能够及时和准确地把握职教理论和实践热点、焦点、前沿信息。

2. 本栏目涵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高等远程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各类有新意和可参考、可借鉴性的讯息。具体包括:国内外职教政策动态;国内外职教新理论、新理念、新做法、新经验、新成就;国内外职教课程理论和课程开发的新观点、新成果(含成果出版动态);国内外职教理论著名学者及其研究动态;国内外职教院校、专业建设及其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发展新动态;天津市各职业院校试验区建设动态;天津市各职业院校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立项、研究,精品课建设最新动态;国内外重大职教工作会议、职教学会、研究会会议动态;天津市各职业院校重要学术文章国内外影响动态;其他可以进入本栏目的相关新信息。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投稿(打印)规范

 

     

字号

  

与下行间距

标题

三号

黑加深,副标四楷

2

作者姓名

小四号

黑体

2

单位  城市  邮编

五号

魏碑

2

摘要(黑体加深)

小四

正文楷体

2

关键词(黑体加深)

小四

正文楷体

1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黑体加深)

由编辑填写

2

 

正文

小四

宋体

每页28 36  行距1.5

与参考文献

间距2

 

参考文献(黑体加深)

小四

内容(楷体)

与正文间距

2

收稿日期(黑体加深)

小四

由编辑部填写

 

基金项目(黑体加深)

小四

内容楷体,项目全称,项目号

 

作者简介(黑体加深)

小四

内容楷体

 

英文翻译部分

小四

 

间距同正文

 

:  1、请作者将原稿用A4纸打印一份经各校通联人员或科研部门审查后,填写论文审定

表送交编辑部

       2、请作者或审查部门(人员)将文稿电子版发送到学报电子信箱:chengrenxuebao@163.com                                                                                                                                                                                                  

       3、注明作者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或电子信箱

4、自然科学类论文的图表和外文按自然科学期刊要求

 

录入: 编辑: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